深圳市寶安區獲評“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縣”
近日,根據廣東省食品藥品安全與高質量發展委員會印發的文件通知,按照《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縣)評價與管理辦法》,經創建城市(縣)自評、市級初評、省級驗收和社會公示,并報請省食品藥品安全與高質量發展委員會批準,正式命名深圳市寶安區等16個縣(市、區)為“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縣”。
自2017年11月被確定為第二批“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試點以來,寶安區全面遵循“四個最嚴”要求,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以打造“高品質民生幸福城”為統領,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突出科技引領和改革創新,壓實創建責任,激發全民參與,不斷完善食品安全治理體制機制,高位、高標準持續推進創建工作。
多措并舉,夯實基層基礎能力
寶安區全面加強各級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建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相繼調整成立街道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由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同志擔任街道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主任,配備專職工作人員,不斷加強信息通報、形勢會商、聯合執法、人員培訓、科普宣傳、事故處置等制度建設。
同時,寶安區不斷加強監管專業化建設。“管辦分離”改革全面鋪開,按照街道設置市場監管所,建立“一室兩隊”組織架構,隊伍人員配備向一線傾斜,持續加強基層監管機構執法取證、快速檢測裝備建設,確保辦公用房、執法車輛等滿足監管工作需要。此外,公安部門成立食藥專職打擊專班,擴編補充公安力量,為創建提供強有力監管執法能力保障。
寶安區充分發揮基層網格作用,將食品安全工作深度融入全區“1+10+124+4866”網格化智慧管理工程和“4+4”現代化社區治理體系,組建了327人的區級食品安全督導員隊伍,充分發揮基層網格員隱患排查、信息報告、社會宣傳、協助執法等作用,完善基層網格員培訓考核制度,織密基層食品安全防護網。
多管齊下強化全過程監管
食品安全無小事,必須從各環節把好食品安全關。寶安區堅持嚴字當頭,圍繞源頭治理、過程監管和問題整治三大重點,強化全過程全鏈條監管。
源頭治理方面,寶安區推動永久基本農田土壤環境保護和質量提升,實施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工程,深入推進市級“菜籃子”基地建設。開展生產基地農產品專項監測,落實農業生產經營記錄制度及農藥等農業投入品定點經營、實名購買制度。加強定點屠宰場駐場監管和抽檢,嚴把來源關、運輸關和檢測關。加強糧食質量抽查和專項檢查,開展糧食質量安全監測。
過程監管方面,寶安區鼓勵食品生產企業建立并實施先進管理體系,開展食品小作坊、“濕米粉”生產企業質量提升行動,實施食品生產企業飛行檢查,提高食品生產企業管理水平。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場超市等食品經營單位監管,推進“放心肉菜超市”培育和“放心食品超市”承諾活動,提高流通單位規范經營水平。以校園食堂、城中村餐飲、養老機構食堂、網絡訂餐單位等高風險場所為重點,實施量化分級管理,推行餐飲單位積分檢查制度,嚴厲查處學校周邊流動食品攤販,全面加強餐飲單位食品安全監管。開展制止餐飲浪費行動,倡導勤儉節約消費新風尚。
問題整治方面,寶安區緊盯高風險領域和熱點問題,加強農業投入品、標簽標識、“兩超一非”、保健食品、校園食品進口冷鏈食品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日常巡查和專項整治,組織開展食用農產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不安全不上市”和食品安全“鐵拳行動”“昆侖行動”,“濕米粉統一查”、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等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
多點并進增強市民獲得感
讓市民買得安心、吃得放心是“創縣”的根本。寶安區通過“創縣”工作,讓市民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獲得感、安全感日益增強。
一是源頭供給品質更優。2號屠宰場通過省生豬屠宰標準化評審,建成市級“菜籃子”基地13個,推動轄區27個產品納入“圳品”,全區大型連鎖商超完成圳品銷售專區設置,47家農貿市場安裝圳品-幫扶專柜,6家濕米粉生產企業完成改造提升,以標準化、規范化率先建設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集聚區,為廣大市民提供高品質安全放心食品。
二是流通環節管控從嚴。加強政策性儲備糧食監管,近三年出入庫監測覆蓋率、合格率均達100%。2020年全區農貿市場提前完成升級改造,目前有3家農貿市場獲評深圳市“十大樣板市場”,三星及以上農貿市場覆蓋率達84.9%。培育放心肉菜超市14家,推動放心食品超市承諾200家,建成省特殊食品經營示范店3家。
三是民生服務保障向好。開展陽光智慧餐飲工程建設,推行“行業主管+市場監管”食品安全雙重監管模式,實施硬件軟件“兩手抓”,完成學校食堂及配送單位“提A”492家,養老服務、醫療機構食堂全面消C,校外供餐單位建立HACCP或ISO22000管理體系的比例達到100%,管理規范化水平明顯提升。高品質推進熟食中心、長者助餐點建設運營,建成安全衛生、價格實惠的熟食中心6家、長者助餐點39家,城市煙火氣更暖人心。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負責人表示,寶安區將進一步壓實多方責任,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有效推動食品安全責任落實;進一步加強綜合治理,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進一步創新長效監管,堅持謀取食品安全長治久安,不斷鞏固“創縣”成果,推動食品安全工作高質量發展。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