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鐵西日暨中德園產業合作交流會在慕尼黑舉辦
項目簽約。 鐵西區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沈陽3月28日電 (記者 趙桂華)100余位中德政商代表匯聚一堂,11個中德合作項目成功簽約。3月28日記者由沈陽市獲悉,德國鐵西日暨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產業合作交流會27日在德國慕尼黑成功舉辦,共話中德產業合作,共謀中德未來發展。

分享共贏經驗 創造產業發展新機遇
本次活動以“遇見中德、預見未來”為主題,由沈陽市人民政府指導,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管委會主辦。
會前,沈陽市政府經貿代表團、鐵西區相關領導等中方領導會見賀利氏集團管理委員會成員兼賀利氏控股公司執行副總裁史戴芬?梅茨格,進一步洽談推進項目并期望未來在其他領域雙方能夠繼續開展合作。隨后,與弗勞恩霍夫協會、本特勒等8家機構和企業代表進行友好會見并交流座談;與慕尼黑勞動與經濟發展促進司中國事務主任莉塔?羅伊達和中國駐慕尼黑總領事館經濟商務處參贊裴永貴進行會面。
活動現場,中德雙方領導、行業專家、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德國寶馬集團、沈陽盍碧璽曼詹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亮道智能公司等6家機構和企業代表分享了中德雙方合作共贏的成功經驗,送上了希望中德雙方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的美好祝愿。
中歐數字聯盟數字化改造提升項目、德國開元周游集團文旅合作項目等11個項目在會上成功簽約,為中德雙方下一步的合作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凸顯集聚效應 打造對歐合作新標桿
活動中,沈陽市鐵西區相關領導對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的有關情況做了推介。2015年12月,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建設方案正式獲批。這是中國政府批準設立的全國第一個以中德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合作為主題的戰略性平臺。園區面積48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智能裝備、高端裝備、汽車制造、工業服務、戰略性新興五大產業,全力打造中國制造與德國工業4.0戰略合作試驗區。中國商務部與德國聯邦經濟和技術部聯合授予中德園“中德企業合作基地”稱號。

園區現有各類企業470余家,包括寶馬、巴斯夫、本特勒、采埃孚、賀利氏、FEV、慕貝爾等德國企業82家。2022年,園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64億元,全口徑稅收1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95億元。與德國工程院、華晨寶馬等共同組建中德(沈陽)高端準備制造創新委員會,成員單位152家。組建德國海德堡等4家海外離岸創新中心,累計開展“德國鐵西日”“德國企業沈陽行”等經貿交流活動活動130余場。

據悉,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德國在全球的最大貿易伙伴。自成立以來,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始終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國家級園區品牌和產業集聚效應,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未來,中德產業園將以更加主動的姿態歡迎和結識來自世界各國的賓朋,在高端裝備、智能制造、汽車領域、新能源及生物醫藥等領域開拓廣闊合作空間,搶抓產業發展機遇,擴大經濟貿易往來,共建綠色發展園區,將中德產業園打造成為遼寧對歐合作新標桿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完)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