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湖:從放水養魚到放魚養水
傳統的漁業養殖方式,日益影響自然生態環境,阻礙漁業養殖可持續發展。
如何突破傳統漁業養殖方式?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境內的千島湖,近年來聚焦“保水漁業”機制創新,走出了一條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的秀水富民發展新路。作為全國漁業水域生產生態協調發展的典范,“保水漁業”發展模式入選中央黨?!皟缮健崩砟罱虒W案例。
創新機制
千島湖擁有573平方公里水域面積以及61萬畝優質漁業面積,是浙江省重要的戰略飲用水源地,也是華東地區不可或缺的生態屏障。
為了保護一湖秀水,淳安縣從2000年起,痛定思痛,探索傳統漁業的綠色轉型。
轉型之路始于理念創新。淳安縣率先在全國范圍內提出“保水漁業”發展理念,創新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新模式。
為此,淳安縣重新修編漁業產業發展規劃、水域灘涂養殖規劃,科學劃分水域功能區,徹底杜絕肥水養殖、活餌養殖行為。在全省率先推行捕撈權(垂釣權)、養殖權“兩權”出讓,將千島湖網箱養殖戶從1050戶縮減至20戶,捕撈權從2000戶縮減至301戶,推動實施千島湖全域禁漁管理制度,將禁漁范圍從湖區擴展到全縣84條溪流河道。
淳安縣委書記楊建根告訴記者,鐵腕行動的背后,是漁業發展的機制創新。
創新保水漁業發展機制。建設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實施千島湖全域禁漁制度;創新“大頭魚保水,小頭魚治水”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模式,累計向千島湖投放鰱、鳙等潔水性魚類7.25億尾;建立生態種養、循環水養殖、魚藥減量示范基地14家,示范面積980余畝,成功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省級漁業轉型發展先行區。
創新漁業管理服務機制。著力打造縣域水產養殖主體數據庫,實現養殖主體綜合實力、合法經營情況等維度的精準畫像。同時創建魚苗到魚肴、水體到餐桌的全流程標準化控制體系,支持市場消費者對淳魚生產運輸信息進行“碼”上溯源。配套建成水產品質量檢測實驗室,年開展快速定性檢測220余批次。
創新漁業聯動執法機制。在全省范圍內首創“政府執法+企業護漁”執法隊伍,形成以漁政為主體、公安為后盾、鄉鎮為支撐,執法與護漁、專管與群管、分片管理與資源專管、水面管理與市場監管、日常管理與快速反應、目標考核與監督檢查“六結合”的漁業管理新模式,推動千島湖漁業的歷史轉變。
以魚秀水
隨著千島湖“保水漁業”產業的不斷推進,千島湖漁業總產值從2007年的14075萬元增加到2022年的31848萬元,漁民年平均收入從2007年的6100元增加到2022年的37700元。目前,千島湖湖區魚類品種已達114種,漁業資源蘊藏量達15萬噸,經濟價值40億元。千島湖水質常年保持國家I類水體,被譽為“天下第一秀水”。
以魚秀水,離不開對生態價值的深度挖掘。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淳安先后招引落戶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大水面生態凈水漁業研究中心、千島湖水環境研究所等漁業高端智庫,引入桂建芳院士、劉家壽教授等知名專家學者,為千島湖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區劃調整、千島湖“十四五”生態漁業發展規劃編制等一系列重要工作提供了科學論證和依據。
在依托強大智力支撐的基礎上,淳安縣強化數字支撐,搭建智慧漁政信息監控及大數據中心,利用科技手段收集水域船只、人員等的活動信息,實現對船、人活動的動態跟蹤、實時分析預警。實現全湖區監控、全流域共管,構建完善的智慧漁政體系。
淳安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告訴記者,以魚秀水的目標是“做一條價值最完善的魚”。淳安為此創建了以保水為前提、生態為依托、文化為統領的集“養、管、捕、加、銷、研、烹、旅、創、推”于一體的漁業全產業鏈。深化“庖丁解魚”,將千島湖魚拆解成魚唇、魚臉、魚骨等13個部位,進而形成20多個系列產品;布局電商“新零售”,培育淳魚“新農人”,淳魚新零售的銷售額連續兩年實現翻番;制定“淳魚達人”培育計劃,培育漁業專業人才,創新開展技術革新項目;成立淡水魚烹飪學校,研發推廣魚頭菜肴烹飪技術、制定淳魚烹飪標準,以平臺化思維打造“百魚百味”,成為全國魚宴餐飲的領軍團隊。
目前,淳安每年創造漁業經濟產值逾10億元,直接帶動地方相關產業產值逾50億元。淳安城區擁有大大小小的魚類餐飲酒店逾2000家,直接和間接帶動地方就業近5萬人(次)。
漁旅融合
以魚富民,關鍵要靠“漁旅融合”,形成產業。
近年來,淳安圍繞“做大魚觀光、做精魚美食、做強魚娛樂、做活魚購物、做細魚文化”,開發了千島湖魚街、金山漁灣等“漁旅融合”創新項目。下姜小康漁村、嚴家亞運漁村、浙皖第一漁村等特色漁村的崛起,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漁村珍珠鏈”布局。
為了做大“漁旅融合”產業鏈,淳安縣還成立了全國首家魚拓社――千島湖魚拓社,建成國內首家專業魚文化博物館,連續舉辦六屆千島湖有機魚文化節,濃厚魚文化氛圍,將漁業作業過程轉化為“巨網捕魚”旅游觀賞項目,實現“漁旅融合”一體化發展。
楊建根說,在漁業聚集這條產業鏈上,淳安重點“養”了3條“魚”。
一是“品牌魚”。以“淳”牌有機魚創建為引領,持續做深做精漁業養殖生態化、活魚捕撈技術化、魚貨銷售網絡化、淳魚加工鮮凍化、魚肴烹飪極簡化,先后獲得中國有機魚之鄉、中國馳名商標等權威認證,千島湖漁業擁有國家級名牌產品1個、省級名牌產品3個、市級名牌產品3個、有機認證品牌3個,成為杭州市唯一一家農業領域市政府質量獎獲得者。
二是“科技魚”。依托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項目,建立典型湖泊水域凈水漁業示范區。杭州千島湖鱘龍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鱘魚全人工繁殖技術、雌雄鑒別技術、魚子醬加工技術和魚病防治技術等國際高新技術為核心,建立了以魚子醬為主導產品的鱘魚加工產品標準化工藝流程,鱘魚子醬產銷量位居世界第一位,達到全球市場40%以上份額。
三是“休閑魚”。結合千島湖有機魚文化、鱘魚文化、新安江漁業文化優勢,將魚文化的創新與旅游產業進行充分融合,推動形成“保水漁業產業+餐飲美食、現代物流、電子商務、休閑漁業、文化創意、健康養生”等多業態交叉滲透、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
此外,在做精做細千島湖“保水漁業”模式的基礎上,淳安已開始向全國輸出“保水漁業”生態模式。按照“一湖推十湖,十湖帶百湖”思路,以技術、產品、模式參股合作,投資發展全國大水面水庫、湖泊,逐步形成以千島湖品牌為策源地的漁業發展“總湖經濟”,先后與江西陽明湖、湖北富水湖、吉林月亮湖、安徽高塘湖、新疆賽里木湖、貴州仰阿莎湖等15個省份的20多個湖泊水庫簽訂協議,帶動全國年產70億公斤鰱鳙魚產業價值不斷提升。 (經濟日報記者 黃 平)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