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的北京樓市:喧囂之下供需變化
9月下旬以來,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樓市新政陸續出臺。受政策影響,十一假期的北京樓市帶看量和成交量均呈現倍數級增長。
中建智地開發的北京宸園項目號稱北京最火爆的項目。據銷售人員介紹,項目已經取得預售許可證,目前處于認籌階段,十一假期每天帶看量超過200組,累計認籌量超過300套。
10月7日晚,保利和北京建工聯合開發的悅煦雅苑項目公布了十一假期業績:到訪637組客戶,累計成交2.18億元。保利在北京的另一個項目保利錦上二期公布的成交金額是2億元。
一些樓盤甚至動用了限流措施,位于北京通州的合生縵云one項目,看房必須提前預約,沒有預約的客戶被禁止進入售樓處。天津及環北京地區的部分樓盤甚至對外釋放了上調售價的消息。
樓市看上去喧囂,但多數行業人士認為,當前斷言樓市回暖為時尚早。
某頭部房企的北方區域營銷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網,十一長假期間,他們公司在北京表現最好的樓盤日均帶看超過100組,但實際成交量只有30多套。在他看來,這一表現雖然較政策出臺前有很大改善,但很難稱得上回暖。
北京某項目銷售人員王琦告訴經濟觀察網,她所在的樓盤十一期間帶看量增加了十幾倍,成交量增加了五六倍。但帶看轉化率相對較低,看熱鬧的多,買房的少;大部分成交均為之前的觀望客戶,沒有一單是假期內首次帶看成交的。
帶看量、成交量成倍增加
9月24日,住建部、央行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召開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增長發布會,宣布了放松限購、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等利好政策。
發布會后,多數房企開始積極備戰十一長假,以提升去化率。王琦說,她所在公司第一時間要求,各個區域和城市公司組織一線銷售人員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打氣。
王琦是一名有十多年銷售經驗的資深銷售人員。她說,此前,樓市長時間成交低迷,一線銷售人員士氣普遍較低。樓市新政利好疊加十一假期,對項目營銷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總部擔心一線銷售人員沒有調整好情緒,需要先把銷售人員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新政前,王琦所在樓盤的每個銷售人員一天最多帶一兩組客戶,多數時候閑著沒事干。9月24日,帶看量開始好轉。十一假期,看房客戶明顯多了起來,每個銷售人員平均每天要接待八九組客戶。
王琦告訴經濟觀察網,假期,她所在樓盤的成交量和認籌量加起來共70套左右,主要以認籌為主。
各家房企對成交的認定標準不一,有的房企按照繳納定金計算成交量,有的房企則以繳納定金之外的首筆首付款作為成交認定標準。王琦所在的房企屬于后者,繳納定金只能被歸為認籌。
新政消息發布后,房企普遍加快推盤。9月24日以來,北京累計有14個新建商品房項目獲取預售證,北京宸園是其中之一。十一假期的每一天,北京宸園售樓處都擠滿了訪客,每個樣板房同時有四五組客戶看房,沙盤更是被圍得水泄不通。
10月7日,北京宸園銷售人員介紹,項目共有600多套房源,計劃于10月13日開盤,當前處于認籌階段。客戶繳納20萬元可以領取一個號碼,開盤時按照排號順序選房,前350個號可以享受9.9折優惠。項目的具體銷售價格和更多的優惠信息在開盤時才能確定。
北京宸園位于東北四環酒仙橋地區,緊鄰望京及朝陽公園傳統豪宅區,是該區域20年來首個新盤,因而備受市場矚目。北京住建委信息顯示,該項目包括14棟樓,共計606套房源,銷售備案均價為12.5萬元/平方米。
上述銷售人員介紹,截至10月7日中午,北京宸園累計認籌量超過300套。
二手房方面,據鏈家中介人員提供的數據,7天時間,北京鏈家二手房新增掛牌房源合計4878套,累計帶看量63538組次,共計成交了3110套,為2021年下半年以來最好水平。
其中,帶看量和成交量在十一長假最后一天達到頂峰。10月7日當天,北京鏈家合計帶看14158組次,成交944套。上述中介人員告訴經濟觀察網,10月7日晚上24時前最后一個半小時成交了上百套。
仍難言回暖
上述頭部房企區域營銷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網,其負責銷售的一個熱銷盤,十一期間,雖然帶看量和成交量均翻了數倍,但她并沒有感受到太多暖意。
第一,絕對成交量較低。雖然7天成交量抵得上過去一個月,比新政前翻了數倍,但這一增長建立在原來成交量較低的基礎上,平均算下來,每天的成交量只有5套左右。
第二,帶看轉化率較低。假期的帶看成交比不到5%,這意味著購房者觀望情緒并沒有完全消除,大部分購房者出手意愿較低,只是來售樓處了解市場。
第三,成交以長期觀望客戶為主。30多套房的成交客戶中,大部分在樓市新政前就開始看房,有的客戶已經看了不下十次。隨著樓市新政落地,這些急于買房但因為樓市下行而觀望的客戶出手了,但新客成交占比相對較小。
王琦所在項目的成交客戶同樣以觀望已久的老客戶為主,僅有少數新客做了認籌。在她看來,雖然在政策刺激下,樓市成交出現好轉,但購房者對市場下行的戒心并沒有完全消除,出手依然謹慎。
一位鏈家的中介人員介紹,他經手的一個買房客戶,從2023年9月開始看房,多次看中房源但均沒有成交,要么因為價格合適但首付比例要求高,要么因為即將簽約市場出現波動。
這名客戶最近看中了一套房源,和房主談了多次,均沒有談成。此后,房主讓過一次價格,但客戶沒有同意。新政出來后,客戶主動和中介人員聯系,表示愿意接受最后一次報價,但房主又開始猶豫了。
最終,在中介人員勸說下,雙方在十一期間正式簽約。
據該中介人員介紹,雖然成交好轉了,但成交價格并沒有上漲,部分二手房的業主甚至為了快速成交還在小幅讓價,大部分是連環單,都著急用錢。
新房同樣如此。
北京某樓盤備案價8.5萬元/平方米,2023年開盤以來,歷史網簽均價為8.37萬元/平方米;十一期間,該樓盤所有樓棟的中間層戶型優惠后單價在7.3萬元/平方米至7.6萬元/平方米之間。
王琦告訴經濟觀察網,她所在項目的折扣都是總部審批過的,項目層面在銷售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只要在授權范圍內,銷售人員均可以自行做主,不需要營銷負責人審核。
十一長假期間,王琦所在項目在原有折扣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假期優惠政策,可以疊加使用。綜合算下來,價格比原來更低,房企想的都是利用政策實現去化,沒有人會傻到乘機漲價。
上述頭部房企區域營銷負責人說,在一系列新政下,目前樓市階段性企穩,是否能穩住還需要進一步觀察。隨著未來更多樓市利好政策陸續推進,樓市有望穩定在一個區間內。
10月8日上午,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介紹,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等政策已經出臺,有些城市全面取消限購,有些城市進一步縮小限購區域、放寬限購條件,其他政策也在積極謀劃、積極推進。
在上述頭部房企區域營銷負責人看來,成交量和成交價趨穩是樓市回暖的必要條件之一。
供需變化
2024年5月,中建智地置業、江蘇綠建開發置業和北京市朝陽城開聯合體以112億元拿下一個土地包,包括酒仙橋、前葦溝、中關村朝陽園北區等三幅土地,以住宅建筑面積粗略估算,樓面價約為6.6萬元/平方米。
其中,酒仙橋地塊被開發成北京宸園項目。
一位接近中建智地的人士告訴經濟觀察網,項目之所以未在十一期間開盤,而是進行認籌,一方面是因為項目取證較晚,加上前期蓄客不理想,沒有冒然開盤;另一方面,市場風向還未明朗,對項目具體銷售價格和優惠折扣的制定,項目方較為謹慎。
不僅房企對項目入市較為謹慎,購房者與之前相比也出現明顯變化。
上述頭部房企區域營銷負責人發現一個現象,一棟住宅樓的次頂層價格最高,每低一層樓,價格相應低一些;一二層和頂層的售價最便宜。以往,一個樓盤的便宜樓層去化較難,通常在清盤階段特價銷售。
今年下半年,他所在公司的一個新項目,一期開盤的6棟樓,節前累計銷售60多套,一二層和頂層全部售罄,三層至五層也僅剩下少量清退房源;剩下的均為次頂層和中間層的房源。
她說,之前,房地產項目的去化規律是樓層越好去化越快;現在變成價格越低賣得越好,剩下的都是總價相對較高的房源。
王琦所在項目于2024年4月開盤,共有8棟樓,其中5棟在售,均價在6.5萬元/平方米左右,節前累計成交近百套。她也有類似的感受,上半年賣得好的是中高層,下半年則以中低層和頂層為主。
她說,下半年,雖然項目一二層依然滯銷,但三層至六層以及頂層賣得相對較好;而最好的次頂層則一套也沒賣出去。在確保自身需求與項目定位匹配的前提下,購房者更在意房源的性價比。
一家國有房企北京項目的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網,并非購房者不想買最好的房子,而是在當前形勢下,購房者普遍對未來收入預期信心不足,不愿為房子背負更多的負擔。
在他看來,購房需求的變化也會逐步影響到房企的產品策略,比如調整項目規劃來提升得房率,減輕購房者負擔。即相同使用面積情況下,得房率越高,建筑面積越小,購房支出越少。
上述頭部房企區域營銷負責人也注意到這一變化,目前她們正在全力以赴促進老項目快速清盤。她管轄的另一個項目只剩下2套房源,但全體銷售人員仍在開足馬力銷售,為的就是確保未來清退房源能夠第一時間賣出去。
她說,其所在公司新拿地項目及拿地未開工項目,均在向地方政府申請調整規劃,力求新項目做到100%甚至更高的得房率。她們認為這是未來房地產市場競爭中勝出的殺手锏。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