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道拾遺 匠心筑遺 2024“放松去 樂享會 人文游” 之非遺尋跡研學活動圓滿落幕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承載著歷史的記憶、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的傳承。2024年11月4日,由松江區文化旅游影視融合發展服務中心主辦的2024年“放松去 樂享會 人文游”系列主題活動第八場——非遺尋跡之旅研學活動在葉榭鎮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館圓滿落幕。
活動定向邀請了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的大學生,通過參與非遺傳統文化活動,進行傳統手工藝制作、民俗文化體驗。
學生們走出課堂,走進非遺的世界,他們不僅與非遺傳承人面對面交流,了解非遺技藝的精湛之處和傳承的不易;同時也親身參與非遺項目的體驗,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創造力。
葉榭鎮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農耕?化底蘊,“非遺文化”是葉榭鎮四大品牌文化之一。截至目前,松江區國家級、市級、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有三十三項,葉榭就有八項。葉榭有“?遺之鄉”之稱,連續3屆被評為 “上海?間?化藝術之鄉”。
葉榭鎮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體驗主要陣地包括了非遺展示館、非遺體驗館和徐氏宗祠(山水茶空間)。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遺,對于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在對話交流環節,大學生們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向非遺手工藝人提問,并圍繞一些熱點話題,如非遺技藝的創新與傳承、非遺與現代生活的融合等,展開了深入討論。
非遺竹編是中國民間手工藝的瑰寶,其制作工藝包括剝皮、修整、煮熟、曬干、染色、編織等多道步驟。這一技藝能夠傳承至今,得益于對傳統工藝的保護和對手藝人的傳承。非遺竹編不僅繼承了民間智慧和技巧,還體現了中國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獨特魅力。
在對竹編工藝有了一定了解后,學生們在非遺手工藝人的帶領下開始了竹編的制作。沉淀的技法在學生們全神貫注下幻化凝練,一件工藝品便是一個坐標軸,橫向成緯,遙跨東西,縱向成經,連接南北。本期非遺研學活動的舉辦,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傳統技藝、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平臺,更是一次文化的傳播和精神的延續。
非遺浸潤于一灣溫潤的歲月里,吸收精華,于傳統中尋見未來……學生們在活動后紛紛表示:“竹編手工活動很解壓,在編織中找到了心靈的寄托和成長的力量,不僅掌握了非遺竹編的基本技巧,提升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和文化素養,更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