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常青樹:TCL 中環業績持續向好
3 月 28 日,TCL 中環發布了 2022 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2 年實現營業收入 670.10 億元,同比增長 63.02%, 實現歸母凈利潤 68.19 億元,同比增長 69.21%。其中光伏硅片業務產能持續提升,產品結構升級,在 2022 年上游原材料高位波動過程中,實現營業收入 509.01 億元,同比增長 60.08%。以產品優勢與技術創新持續提升其行業競爭力,業績持續向好。
多重能力引領行業發展
“雙碳”背景下,光伏產業成本優勢與應用場景廣泛的特點,成為推進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2021 年-2022 年,光伏市場需求高增驅動行業周期性波動,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給行業競爭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TCL 中環持續引領行業大尺寸、薄片化、N 型技術發展,通過優勢產能提升、產品結構升級、技術創新與工業 4.0 制造方式等實現核心競爭力脫穎而出,保障良好的盈利能力。
先進產能領跑行業。先進產能提升、產品結構升級與優秀的成本控制能力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報告顯示,2022 年,TCL 中環總產能達到 140GW, 同比增長 59%, 同時,通過技術創新與制造方式轉型,實現成本領先優勢,強化“定義權、定標權、定價權”,在行業周期性波動的過程中,有效保障公司長期競爭力,鎖定企業龍頭地位與話語權。
強定價能力的背后,同樣有著中環技術能力與產品力的牽引。2023 年 3 月 TCL 中環公布單晶硅片價格公示,行業首現 N 型 110μm 硅片報價,在優質大尺寸硅片緊缺背景下,以硅片品質長期制勝的中環并未采取漲價措施,而是以 N 型 110μm 硅片價格比肩 P 型,助力全行業開啟“NP 同價”時代,有效避免因單環節價格上漲影響下游光伏裝機需求,穩定行業格局,同時加速行業向 N 型發展進程。
制造優勢決勝效率競爭力。2022 年四季度以來,上游材料價格進入回歸周期,光伏行業從“擁硅為王”走向“制造為王”。上游原材料價格回歸理性,硅成本占比降低的同時帶來硅片及下游環節非硅成本占比提升,以技術和制造為引領的非硅能力對行業發展驅動作用更加明顯。TCL 中環通過行業領先的技術能力與工業 4.0 制造方式,實現生產效率、成本指標等持續優化。據悉,中環寧夏六期項目單人看爐臺數可達到 384 臺 / 人;G12 技術平臺優勢與工業 4.0 制造理念深度融合,設備自動化、智能化得到深度開發,實現人均勞動生產率持續領先行業,TCL 中環以柔性制造能力,滿足客制化需求,解決個性化制造和大規模制造之間的成本矛盾,持續優化成本結構,并與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共享發展,構筑光伏行業全球核心競爭力。
供應鏈管理能力保障穩健運營。強大戰供應鏈合作與保供能力讓 TCL 中環優勢更加突出。目前光伏行業石英坩堝一定程度限制優質硅片的產出和行業稼動率。資料顯示,坩堝供應的不足或品質下降,將帶來使用壽命的降低和非硅成本的提升。據行業了解,TCL 中環通過較早的行業判斷和保供行為,實現供應鏈穩定,與海外鎖量保障未來幾年的供應。在優質坩堝短缺的背景下,中環與可靠供應商的合作從源頭上為緊缺背景下的硅片端稼動率提升奠定了基礎,有望進一步帶來出貨量與市占率提升。
龍頭競爭力決勝未來
盡管在外界看來,光伏市場需求提升的同時吸引了極高的新玩家投資熱錢注入與關注度,但“先進的產能永不過剩”,“降本增效”的行業使命與技術創新不斷抬高了硅片及各環節的準入門檻。2023 年,光伏大尺寸、薄片化技術持續推進,產品從 P 型向 N 型快速迭代。隨著 210 大尺寸硅片及下游產品市場需求與 N 型市場占比不斷提升,TCL 中環龍頭競爭力將進一步凸顯。
一直以來,TCL 中環站在行業發展的前端,堅守技術創新,以其六十余載的 Know-how 積累與生產定式實現行業領先。通過細線化、薄片化工藝改善實現硅片 A 品率大幅提升,同硅片厚度下公斤出片數顯著領先行業水平,同時推動光伏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在全球光伏市場需求增長飛快的背景下,中環憑借“黑燈工廠 + 智慧工廠”優勢,實現更高生產效率、更高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更低生產成本與更好的 ESG 表現。
光伏行業的未來已來,作為行業翹楚的 TCL 中環也將順應時代發展的洪流,以綠色制造和降本增效為其任,助推光伏行業全球化發展。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