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覆蓋、深挖掘、強保障,楊浦區這樣打造校園足球“一條龍”布局
作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楊浦區不斷探索校園足球建設的新渠道,五育并舉,深化教體融合,科學推動區域內校園足球工作高質量發展。
橫向普及、縱向推進,實現“足球育人”全覆蓋
楊浦區校園足球始終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核心價值理念,緊緊圍繞“全面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建設宗旨,把青少年足球運動切實融入到學校教育體系,貫徹到青少年成長的全過程。
2022年雖受疫情影響,線下教學經常暫停,但區域內各學校對學生的足球教育始終沒有松懈,楊浦區五角場小學便是其中之一。學校自主研發了足球微課堂APP,不僅涵蓋《少兒足球文化》校本課程及系列教材,還加入了許多足球俱樂部、足球明星及其技術特點,以及顛球、射門明星“真人演示”等篇章。居家學習期間,學生雖然無法在綠茵場上馳騁,但打開APP就能在“云端”跟著專業老師學習。
此外,學校足球課程按梯度分為基礎型、拓展型和探究型三大類型。根據學段,一、二年級的學生主要學習足球起源、歷史、基本規則等普及型知識;三、四年級學生以足球設計、海報、音樂、明星等相關興趣活動為主;五年級則向專業足球學習更加靠攏,諸如“鷹眼”“門線技術”“足球醫療”“足球腦地圖”等。校長宋鳳文透露,學校每個年級都開設有一個足球班,組成了各年級梯隊,每個班級每周都有一節足球課,保障學校所有的孩子都能夠有機會接觸和參與足球活動。
在楊浦,除了梯度推進課程這一主要抓手,還不乏各類“花樣足球”的浸潤,“足球知識競賽”“足球明星進校園”“趣味足球運動會”“球迷爸媽這樣說”……綠茵場不再是唯一可以接觸足球的場所,多樣“足球風”在楊浦的校園里“踢出”,學生對足球這項運動的興趣顯著提高,校園足球人口數量大幅增加。目前,區域內實現了校園足球特色校每周至少1節足球課,其他學校每周1次足球活動。
狠抓賽事、完善賽制,提高區域足球競技水平
作為國家體育總局公布的第一批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區)之一,楊浦區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導向,以賽事為抓手,持續改革創新,形成了一套既符合教育規律,又符合體育規律的賽事體系,讓青少年在比賽中提升技能,愛上足球、樂享足球。
科學的賽制、合理的周期、全員的參與是賽事體系的主要內容。從“白洋淀杯”國際少年足球邀請賽到楊浦足球超級聯賽,從“同育杯”百班百場足球賽到“體彩杯”線上電競足球賽,再到線上線下結合的比賽方式,楊浦區校園足球覆蓋了不同年齡組,形成了“班班參與、校校組織、區內推動、層層選拔”的校園足球競賽格局。進一步充實了區域足球文化底蘊,也讓學生在多樣的、科學的、完善的競賽中健全人格、錘煉意志、提高足球技能。
在2022年上海市第十七屆運動會足球比賽中,楊浦代表隊在青少年組男子A組和男子C組中分別斬獲冠軍。這既是楊浦校園足球建設的豐碩成果,也是楊浦區對標2025年上海基本建成全球著名體育城市這一目標,打造具有領先性、時代性、開放性青少年足球隊伍的有力之舉。
師資培訓、人才輸送,保障校園足球長足發展
校園足球的建設需要強有力的師資保障,培訓工作便是校園足球建設和發展的核心。楊浦區聚力挖潛,開展“滿天星”訓練營足球教師和教練員培訓,舉辦多次足球教學公開課,組織數百余名足球教師觀摩,各級各類專業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水平得以穩步提升,有效推進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
學校是校園足球的具體實踐單位,楊浦區引進增效,大力聘請具有足球相關資質證書的體育教師以及專職教練員進入校園幫助學校開展足球教學。同時,鼓勵學校結合自身情況外聘專業教練,探索具有學校特色的足球發展之路。通過對師資力量的整合,楊浦區的足球師資隊伍得到了質的優化,為學校開展課程教學、足球活動提供了長足的動力。
產城融合,增添發展亮色。楊浦區素有“足球之鄉”的稱號,多年來,楊浦將足球改革作為體育事業重要工作之一,在政策和經費上予以支持保障。支持社會力量開辦足球俱樂部和運動學校,規范管理,培養優秀人才,如今,楊浦區內足球協會、注冊俱樂部、楊浦區少體校等多個組織林立,其中楊浦區少體校為上海市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訓基地,另有一個俱樂部榮獲2020年度上海市體育產業示范項目,兩個俱樂部被評為上海市青少年足球培訓基地,為楊浦青少年足球后備軍培養起到重要輸送作用。
在持續深化青少年校園足球建設這條路上,楊浦區不斷完善校園足球發展模式,深入扎實推進青少年校園足球課程的各項工作,培養出了一大批懂足球、愛足球、會踢球的品學兼優的青年學生。正如楊浦區教育局局長何勁松所說,“讓校園足球真正成為立德樹人的有效載體,引領和推動學校體育整體發展,促進青少年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